- 池建;苗向军;米靖;张勇;郭永波;
比赛负荷是揭示篮球比赛本质特征的重要内容,是合理安排训练负荷的重要参照和依据。研究通过对2006年世界男篮锦标赛的现场摄像,运用专门分析系统(SIMI°scout)并结合录像统计等研究方法,精确测量和分析了优秀运动员移动距离和速度,对世界篮球大赛比赛负荷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现代篮球训练提供量化指标参考与依据。
2007年02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1804 ] - 刘大庆;
整体与细节实质上是想法与做法的问题。训练实践中,有正确的想法,没有正确的做法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完不成训练任务;相反只考虑训练活动的细节,而未考虑整体的方向同样完不成训练任务。当准备“关注细节”、打算把“小事做细”、将“细节做透”之前,请先关注整体是否正确;当教练员正埋首于训练细节,为成为一名好教练员而努力工作的时候,请注意把握正确的战略方向。
2007年02期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495 ] - 吴光远;宋薇;吴文婷;陈雅玲;
“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也是指导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理念。遵循“科技奥运”,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客观精神和创新精神;遵循“人文奥运”,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对运动员进行人文关怀,包括他们的身体状况、情感需要、受教育权利和退役后的出路;遵循“绿色奥运”,竞技体育需要净化,需要以“天人合一”为宗旨的中国武术这副良药。借助北京奥运会,让中国武术走向复兴,走向世界。
2007年02期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07 ] - 杨萍;Dan Funk;
通过访谈和问卷的方法,对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观看2008北京奥运会的潜在游客进行调查,旨在找出北京奥运会对美澳游客的真正吸引力和可能妨碍他们旅行到北京观看奥运会的限制因素,为对此感兴趣的组织和个人提供一定的信息,意识到从游客的角度来说北京奥运会的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市场宣传策略,从而创造一种和谐和适宜的人文环境,鼓励更多的游客前来观看北京奥运会。调查结果显示出大部分美澳游客对北京奥运会怀有好感,并认为“体验中国文化”和“现场观看奥运会”构成了北京奥运会的最主要吸引力,而限制因素中美澳游客最关心的是语言障碍、交通旅行困难和高花费问题,其次是对中国和北京缺乏了解、文化误解和安全问题。
2007年02期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43 ] - 李卫平;
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对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市民幸福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北京奥运会对推动北京市民幸福指数提升的作用,研究认为:1)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将提升北京市民文化价值观和身心健康指数;2)奥运会的举办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京市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3)奥运会的举办将提高北京市民的愉悦感和向心感;4)奥运会的举办将促进北京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富裕感。
2007年02期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89 ] - 席玉宝;高守东;金涛;
通过对体育用品加工贸易的形成、现状、地位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体育用品加工生产基地,为世界各种品牌加工各类体育用品。体育用品加工贸易在我国对贸易以及同类产品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有效利用国际市场需求,促进了我国体育用品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振兴了民族工业。体育用品加工贸易也是利用外资、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2007年02期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33 ] - 胡科;黄玉珍;金育强;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它是由农民分化而来。由于农民工既未彻底脱离农村,又未完全融入城市,致使他们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外成为一个具有边缘身份特征的群体。而他们模糊的身份,又使得他们的体育权利纠缠于农村与城市社区之间得不到合法的保障,以至出现农民工体育权利的严重空洞化,而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缺失无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及借助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确立的相关问题作出了探讨,并进一步阐明了造成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问题的单位体育思路。
2007年02期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757 ] - 刘平清;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三峡库区发展体育旅游业所具有的优势与面临的劣势、所拥有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2007年02期 170-171+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886 ] - 孙兵;王志刚;赵宏;李晋洲;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苏北地区高校教师的体育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体育生活动机合理并有提高生活品质和改善自身形象的目标倾向;体育生活时间大多在下午或傍晚时分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多;体育生活相对空间较大,但绝对空间仍然紧张;体育生活内容欠丰富,媒介体育信息来源多为电视、报纸和网络;体育生活形式则以小群体和个人自发组织形式为主;影响教师体育生活的主客观因素有缺少时间、缺乏兴趣、锻炼意识不强、缺乏场地设施和组织指导等。
2007年02期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90 ] - 左新荣;崔琼;
体育活动中大量而广泛地存在着审美、赏美和创美的过程,学校体育无疑是充满活力的青年学子进行或体验这一过程的重要阵地。基于这一认识就体育运动美中的各要素,即身体美、运动美、人格美等对大学生进行了一定层面的认知调查。其结论,从总体的设问认知中,所采集到的频数分布及各种特征数的离散程度并没有显著变化;大学生对其各要素既有一定的感性基础和理性认识,又存有亟待改善的认知误区。
2007年02期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656 ] - 白震;肖骁;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网上查询等研究方法,对贸易自由化时代我国体育服装制造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贸易自由化给体育服装企业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阐述,提出采取理性的出口策略,努力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附加值,建立体育服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加大集约化力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营造国际品牌形象的应对策略,进而促使我国体育用品业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保持健康的发展势态。
2007年02期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16 ] - 高爱民;李会增;王向东;马宝玲;
采用文献、问卷、考察等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冀东地区小城镇群众体育基本特征、开展难点问题以及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适合冀东小城镇特色的“旅游型”、“企业型”、“园区型”、“家庭型”4种群众体育发展模式,为小城镇体育和谐发展提供依据。
2007年02期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26 ] - 徐丰;赵映辉;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与观察等方法试图从CBA裁判工作的现状入手,对业余裁判与职业联赛之间的矛盾进行客观分析,找出我国实行裁判职业化所要求的社会、经济等条件,更进一步对裁判队伍的职业化问题进行前瞻性和可行性研究,并提出促进CBA裁判职业化实行的对策,进而为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健康、迅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合理化建议。
2007年02期 185-186+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51 ] - 刘江;刘广鸿;罗旭;
通过艾森克个性问卷、体质测试等手段,对普通高等院校贫困男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状况及其与体质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贫困男大学生与普通男大学生比较,贫困男大学生趋于内向,较为成熟。2)体质健康状况处于较高的水平的贫困男大学生在人格特征上具有外向倾向及情绪稳定特征。人格特征具有内向倾向及不稳定特征的学生,其体质健康状况多处于较低水平。3)应根据贫困男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
2007年02期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28 ] - 郭敏刚;吴雪;陈静;
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促进人体素质,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通过对目前残疾人普通存在的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揭示了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和改善残疾人心理健康的科学理论,为今后体育科研者提供参考依据。
2007年02期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773 ] - 魏高峡;李佑发;
旨在通过回顾表象训练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对表象训练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方向。在扼要介绍表象训练效果的五个传统理论和新近出现的表象应用模型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各表象训练理论值得借鉴之处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评价,最后指出表象训练的未来研究应注意各理论的适用范围和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成果。
2007年02期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51 ] - 李宁川;金其贯;
为了研究力竭性运动对不同负荷训练的机体TNF-α和IL-1β分泌的影响,让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不同负荷的游泳训练并进行力竭运动试验,测定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果显示:小负荷的运动训练对机体IL-1β和TNF-α的分泌无显著性影响,而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使IL-1β和TNF-α的分泌显著增加。不同负荷训练的机体在力竭性运动后血浆IL-1和TNF-α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而对照组在力竭性运动后血浆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从而说明,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可能引起骨骼肌损伤,诱发局部的炎症反应。但是长期的运动训练可能减轻力竭性运动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和骨骼肌损伤的程度,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2007年02期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51 ] - 鲁政;胡扬;田野;张海霞;许春燕;
探讨了低氧运动对血清MDA、SOD、GSH的影响及补充电解质饮料的干预效果。8名受试者每周在15.4%低氧环境下以70%.VO2max强度蹬功率自行车1 h,常氧下恢复,共持续3周,并分别在运动前0.5 h、运动后即刻、运动后0.5 h及运动后1 h采静脉血,测定血清MDA、SOD、GSH。第一周运动期间不补充任何液体,以研究低氧运动对血清MDA、SOD、GSH的影响。第二周运动期间补充不含抗氧化剂的电解质饮料——宝矿力水特,第三周作为对照补充纯净水,以研究电解质饮料干预效果。结果表明低氧运动后血清MDA没有产生明显变化,但血清SOD、GSH显著性提高(P<0.05),可能是机体加快自由基清除的代偿性反应;低氧运动中补充电解质饮料或纯净水,运动后SOD、GSH均不发生显著性改变,说明低氧运动时补充水分有助于减少自由基的产生。
2007年02期 198-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541 ] - 毛丽娟;
目的丁胱亚磺酰亚胺排空组织谷胱甘肽对大鼠心肌c-jun、c-fos mRNA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计三种实验模型,即力竭游泳运动模型、递增负荷游泳训练模型、BSO排空GSH模型,研究三种模型对大鼠心肌中原癌基因c-jun和c-f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力竭运动后训练力竭组(TE)、注射BSO力竭组(BE)、对照力竭组(CE)的大鼠心肌中c-jun mRNA表达量与相对应的训练安静组(TR)、注射BSO(BR)、对照安静组(CR)均增加,其中力竭运动后BSO力竭组的c-jun mRNA表达量高于训练力竭组,c-jun mRNA表达量训练力竭组高于对照安静组。训练组、注射BSO组、对照组进行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心肌中c-fos安静组mRNA表达量增加。BSO力竭组的c-fos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力竭组。训练力竭组与对照力竭组相比c-fos 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由上述实验结论得出,长时间力竭运动机体活性氧产生增加,c-jun mRNA和c-fos mRNA的表达量增加,进而激活转录因子AP-1。
2007年02期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下载次数:165 ] - 王松涛;朱寒笑;张禹;曾云贵;王安利;
通过SF-36量表评价长期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验证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健身价值。选取无锻炼习惯的健康老年男女各100人(男61-65岁;女56~60岁),随机分为八段锦锻炼组和对照组。锻炼组习练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6个月,每周7次,每次1 h。实验开始前、实验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受试者进行SF-36量表测试。测试结果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后,老年人的躯体功能(PF)、躯体健康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RP)、生命活力(VT)、社交能力(SF)、生理健康总评(PCS)和心理健康总评(MCS)的得分明显提高(P<0.05),而情感问题所致的角色受限(RE)和精神健康(MH)在整个实验期间变化趋势不稳定。研究结果提示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明显地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SF-36量表用于评价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健康干预的效果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2007年02期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198 ] - 李香华;周亮;何晓知;唐祥斌;彭雨;
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6周,复制成高脂血症模型,而后进行4周高、低两种剂量的绞股蓝和阳性对照药血脂康进行实验性治疗。给药4周后处死动物,比较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测定血浆总脂解酶、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活性。结果发现,高、低剂量绞股蓝和血脂康均能使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同时能提高血浆总脂解酶和脂蛋白脂酶活性,高剂量绞股蓝还能显著提高肝脂酶活性。结果提示,绞股蓝具有明显的降低肝脏和血清脂质的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浆脂蛋白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有关。
2007年02期 206-207+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05 ] - 袁红;
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中国女子柔道集训队的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的损伤部位,损伤性质,损伤的时间,创伤对训练的影响及损伤特点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详细分析探讨其致伤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的训练学对策。
2007年02期 208-209+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59 ] - 张勇;
次最大强度训练对经过长期训练的耐力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高作用甚少。研究发现通过高强度的间歇训练(HIT)可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但是,关于耐力运动员HIT的相关生物学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现就耐力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和展望。
2007年02期 210-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260 ] - 赵理强;朱荣;
最大心率在体育实践中应用很广泛,由于条件限制,最大心率一般是用公式“HRmax=220—年龄”来推算。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最大心率推算公式的历史、现状以及影响最大心率推算的因素进行综述。结论:1)目前已有很多根据不同群体归纳出的推算公式,公式“HRmax=220—年龄”可能不适合普通人。2)可能影响最大心率的因素很多,包括:运动训练、海拔高度、肥胖、智力、测试场所等。建议:应当开展广泛的研究,针对不同的群体,研究最大心率的推算公式。
2007年02期 213-214+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515 ] - 赵发田;
以参加2003年全国散打冠军赛(郑州男子赛区)的各省队部分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统计、分析,探讨了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的体格、身体成分、体型的特征。旨在了解运动员身体形态现状和某些规律性的特征,为散打运动科学性的选材、训练,合理的选择级别,提供客观依据。
2007年02期 215-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584 ] - 李健;姚辉洲;
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广西20-39岁成年人体质的主要因子及其因子结构特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影响其体质的最重要的因子为身体围度因子和体育锻炼因子,较重要的因子是呼吸因子和主要身体素质因子。各因子的重要程度具有性别特点。呼吸因子由身高与肺活量构成。
2007年02期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65 ] - 卢向阳;徐玉明;王瑞元;
通过点按全息心穴对受试对象的心功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所运用的方法简单,对提高运动中的心功能有一定的效果,运动员可以直接运用于运动中。在本实验条件下,通过对受试者心脏结构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自身对照分析,得出结论与建议如下:1)一次点按全息心穴,并没有明显改变心脏ESD、EDD等形态指标,也没有明显引起SV和心率改变。2)点按全息心穴可以显著提高心脏的心输出量和收缩压,同时降低舒张压。3)对全息心穴的点按刺激与点按时间顺序有关,从实验结果综合分析,运动中点按全息心穴的调节效果好于运动前。
2007年02期 221-222+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93 ] - 吴恺;
许多体育的参与者,如摔跤、体操和轻量级选手,试图通过降体重来达到最大相对肌肉力量。过快的降体重则通过饥饿和脱水等方式,这样有可能影响运动员的力量和耐力。该研究阐述了如果进行不健康的降体重可能有害于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成绩。对健康的降体重方式进行了讨论。
2007年02期 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72 ] - 祁国鹰;张敬军;郭中恺;
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和落实为目的,从建标的依据、测试项目和评价指标、标准的年级分组、标准中各评定等级的确定等方面详细介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研制过程,并解答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的有关问题。
2007年02期 226-227+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91 ] - 赵万龙;徐燕;周星宇;朱艺红;
以北京体育大学计算机课程分专业教学活动为雏形,阐述了对体育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内容、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些改革意见,并为今后制定计算机后续课程的内容提供借鉴。同时还讨论了体育院校学生如何把计算机知识和所学专业有效地结合起来的问题。
2007年02期 228-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47 ] - 谭广;马卫平;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现行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调查、分析和多层比较。通过分析我国现行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特点及面临的问题,提出构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应考虑的基本要素和原则性框架。
2007年02期 23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237 ] - 潘雯雯;于可红;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以运动技能为主要考核内容的学习评价方法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与2002版《纲要》精神严重不符。基于此,以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分类为依据,从运动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运动参与、进步幅度、情感与行为态度四个方面制定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构思了表现性项目评价、对抗性项目评价、体能类项目评价三类将学习目标具体化后可具体操作的适合不同体育项目、不同课的类型的评价体系。
2007年02期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35 ] - 王军;蔡知忠;张纳新;龚成太;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对甘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中人际关系的现状,从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在师生关系上,师生间相互能持尊重、理解、支持、热爱、公平的态度,但师生相互不喜欢交往;在体育教师的作风状况上,学生认为只有32.7%的教师在体育课中是民主的作风。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期待状况上,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对学生有较高的期待,可是学生认为并不是如此,恰恰相反。在体育教师的品质、专业工作能力状况方面,多数体育教师能以身作则,品质优良,但总体上专业工作能力一般。从生生关系上来看,多数同学之间能相互友好、合作、互助,能相互认可与赞扬,其相互竞争是良性的,多数学生间小集团关系能促进学习。
2007年02期 237-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90 ] - 尹双双;李艳翎;
教材是教学理论发挥功效于实践的中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体育教材管理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新课程标准下(体育与健康标准)体育与健康教材管理为研究对象。体育与健康教材管理具有一般管理的系统性、目的性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点:体育与健康教材设计的特殊性,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的选择性,体育与健康教材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2007年02期 240-241+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66 ] - 冯洪;郭苏芝;
以高校运动训练篮球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战术教学思维训练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结果显示:用模糊数学二元对比排序法建立各思维指标相互作用的动态轨迹,并运用模糊熵分析各思维指标对战术教学的影响程度,为教学过程的最优控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新的思路。
2007年02期 24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535 ] - 邓国良;
对大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的现状展开了调查,并进行了分析研究。就学生的问卷的调查结果而言,目前的大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较为缺乏。根据当前的实际,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促使学生尽快从“学会”向“会学”转变,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2007年02期 245-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268 ] - 程丽丽;刘正国;
在人类漫长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人们关注的是教学中的认知因素,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认识。对情感功能的模糊认识已成为制约课堂管理研究、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的瓶颈因素。通过调查和分析,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情感因素的客观性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007年02期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49 ] - 杨祥全;
古今对于武术概念的认识不同,在古代武术一般指军事,近、现代,随着体育在中国的发展,武术逐渐进入体育的范畴,其临近的属概念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对武术概念体育说探索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这些理应引起武术研究者的重视。实际上,武术体育说仅是武术的一个狭义概念,对武术体育说的批判也仅是对这个狭义概念的评判。广义的武术概念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
2007年02期 24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384 ] - 陶志翔;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对专家进行访谈,对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的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三个项目的特点、特征,以及技战术应用规律进行了归纳分析,根据乒乓球项目长盛不衰的经验研究和项群理论,揭示持拍隔网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指导训练和比赛实践。
2007年02期 252-25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522 ] - 梁晓杰;张斌;
通过中外现代五项成绩结构特征及目前制约现代五项运动发展的主要瓶颈,进而剖析我国现代五项长期落后的根源和深层次原因,从而提出2008年奥运会我国现代五项制胜要素的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对2008年奥运会制胜要素的研究,可以促进对现代五项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和升华,促进现代五项训练、竞赛科学体系的构建,加速和完善我国乃至世界现代五项运动发展的步伐。
2007年02期 25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97 ] - 郝哲;蔡学玲;郝玉娇;张晶晶;郝满良;
为探明柳承敏(Ryu Seung-Min)在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半决赛连连获胜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中国乒乓球队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三段指标法、数理统计法、单项优势技术与劣势技术分析法,对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半决赛柳承敏对瓦尔德内尔,决赛柳承敏对王浩的两场共计11局比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场比赛中,柳承敏的最强项是发球技术,其次是反手位侧身拉斜线和正手位拉斜线,而相持段的正手位与反手位防守是他的弱项技术。
2007年02期 258-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537 ] - 祁兵;唐小林;杨成波;
通过对目前ATP试行的网球双打新记分方法及2008年开始实施的双打新排名方法的研究,对网球双打规则改变的原因、规则改变将引发的问题等进行深入思考,并从专项训练学角度提出相应建议及对策。
2007年02期 26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17 ] - 孙继新;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参加第28届雅典奥运会和2005年斯坦克维奇洲际篮球冠军杯比赛的数据及比赛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结果显示:突出身体和力量的对抗,在球队整体攻防体系之上发挥个人能力,高、快、准、凶是世界篮球的发展趋势;外线投篮命中率低,身体对抗能力差,个人能力不强,比赛缺乏经验,导致整体攻防质量不高是中国男篮与欧美强队对抗中失利的主要原因。
2007年02期 263-264+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79 ] - 张孔军;顾春雨;郭永波;樊红岩;
通过对CBA2004-2005赛季总决赛五场比赛进行统计,对两队的技术运用状况行对比分析,探究总决赛的技术运用特征,分析广东队反败为胜的原因,为中国篮球联赛(CBA)各队的技战术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依据。
2007年02期 26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603 ] - 赵利庆;
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现场观察法对2003-2004赛季CBA12支球队132场比赛技术进行逐步回归统计分析,并建立篮球队得分能力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影响运动队得分能力的技术因素大小依次是三分球命中率、篮板球、二分球命中率、抢断、失误、罚球命中率和犯规;各球队根据本队实际技术状况有针对性地指导球队训练,能够提高其比赛竞技能力。
2007年02期 268-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662 ] - 刘成;王满秀;熊曼丽;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法,从管理体制、训练体制、竞赛体制及技战术水平等六个方面对CUBA与大超联赛运行机制展开全方位、多层次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审视我国高校竞技篮球“体教结合”的发展状况,旨在为推动我国高校竞技篮球“体教结合”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2007年02期 270-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656 ] - 伍广津;何卫东;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社会调查、临场观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舞炮龙文化发展状况进行研究,论述广西舞炮龙文化不同时期的融合与发展,揭示广西舞炮龙文化的特点和社会价值。
2007年02期 273-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877 ] - 任平社;庄希琛;
采用实验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与推铅球动作结构或发力特点相似的力量练习。对照组采用以杠铃负重为主的力量练习。进行为期2个月的实验。实验后实验组的技术和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作为一种力量训练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结合动作结构和发力特点进行力量训练是可行的和有必要的。
2007年02期 27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016 ] - 张力;束景丹;
近年来我国职业足球赛场上下出现了许多腐败问题,例如:足协与俱乐部、俱乐部与主教练之间的矛盾,运动员转会。主要是关于“黑哨”的问题。我们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分析所造成的原因,并对消除这一现象提供可行性提议,旨在保证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健康运行。
2007年02期 279-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44 ] - 黄波;刁在箴;徐永生;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体育文化、社会科学的角度,论述了中国艺术体操软化发展的内涵及其趋势,并对艺术体操项目软化措施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作者认为,中国艺术体操的软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体育项目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艺术体操项目走软化发展之路并不会使艺术体操弱化,相反,它赋予了艺术体操更强的活力和生命力。
2007年02期 28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85 ] - 黄传兵;潘泰陶;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经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筛选了九项指标,通过大样本量的实际测试,结果分析表明:九项指标的成套测验能够反映11-12岁男子足球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总体水平。然后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最终确立了五项指标,建立了无元回归方程,经F检验,该回归方程效果非常显著,这五项指标在实践中可以作为测量11-12岁男子足球运动员协调能力总体水平的方法手段。
2007年02期 284-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22 ] - 刘曙亮;
通过对参加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2005年全国青少年排球教练员理论培训班的105名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排球界专家进行访谈,分析我国青少年排球教练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几点建议,供排球界同行参考。
2007年02期 287-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5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