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先亮;邓依然;
研究区域体育产业效率提升的多元路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体育产业空间布局的聚合效应,区域协同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制度—市场—技术”体育产业非对称创新三维研究框架,选取2016—2021年我国15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NCA与动态QCA相结合的方法,从单因素效应上升到复杂组态效应,探索区域体育产业效率提升的多元路径。研究发现,产业聚集是实现区域体育产业高效率的基础必备条件,但并不存在可以独立解释区域体育产业高效率的单一必要条件;制度、市场、技术3个维度“多重并发”形成了驱动区域体育产业效率提升的多样化组态,提升区域体育产业效率的多元化驱动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特征;时序角度看区域体育产业效率呈可持续上升态势,空间角度看体育产业效率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建议:强化政策引领,提升区域体育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注重结构优化,支持差序格局下的多元均衡发展;加快数字赋能,有序推进区域体育产业提质扩容。
2024年09期 v.47 3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下载次数:1333 ] - 华宏县;卢文云;
深化体医融合是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剖析我国体医融合的实践样态,发现体育与医疗在组织融合、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和服务融合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深入推进仍面临理念融合有待深化、场景融合亟待拓展、主体融合缺乏广度、机制融合不够完善等关键问题的制约。在借鉴美国医学健身中心模式、德国体育俱乐部模式、英国运动转介模式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深化我国体医融合的行动路径为:理念认识由“治已病”转向“治未病”;业务场景由“医院”转向“社区”;参与主体由“一元”转向“一主多元;推进机制由“行政主导”转向“制度化协同”。
2024年09期 v.47 5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1122 ] - 祝良;
新时期,需要跳出单一功能视角的思维定势来审视体育社会组织的时代使命。就此,以体育社会组织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社会组织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逻辑起点、价值意蕴和运行机制等问题展开讨论。研究认为,体育社会组织的公共性夯实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人民属性,其主体性打破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制度壁垒,其整合性连接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资源要素。而体育社会组织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需要以社区为主战场,并采取公共服务项目制的供给方式和公共服务二次分工的运作机制。该研究旨在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这支庞大队伍的力量,利用它们自身的独特优势,化解当前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进程中的各种障碍,并寻得新的实践进路。
2024年09期 v.47 6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1261 ] - 张俊杰;刘海元;
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背景下,系统梳理中国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发展的百年脉络及特征,深刻总结其主要成就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思考其发展的未来趋向,有助于回应“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不高”的社会关切。研究发现,中国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经历了肇始与兴起的初始发展、开拓与适应的持续推进、转向与改革的再生性发展、深化与扎根的中国式形塑等4个分期。在百年的流变中,中国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课程内容体系愈加完善;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协同联动推进机制不断优化,课程实践模式趋向学科融合;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凸显,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匹配度不断提升。然而其也存在内容层面上的学科特异性不足与集约化程度不高、方法层面上的创新性不够与实施路径及载体不多、保障层面上的课程课时安排不敷与基于问题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等问题。未来,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应合理制订并优化课程内容,兼顾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学科特异性与内容衔接性;拓展课程实施途径及载体,全面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与卫生服务能力;规范落实课程课时,彰显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课程地位与价值;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的应用转化成效。
2024年09期 v.47 8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687 ] - 徐文祥;杨毅祥;甄岢鑫;
职业体育赛事是现代体育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女子排球职业赛事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了解美国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困境,理解职业体育的内涵与逻辑,还能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与职业体育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梳理了美国女子排球职业赛事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赛事的发展动力与发展困境,并对美国女子排球职业赛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研究发现,美国女子排球职业赛事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女子排球运动的职业化发展趋势、美国女子排球运动的广泛开展、美国国内良好的体育环境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民众对排球运动的刻板印象、排球运动处于美国体育文化的边缘地位、排球运动在电视转播与职业体育市场中的竞争弱势是其发展的主要困境。从近期和远期的角度来看,美国女子排球职业赛事的发展不容乐观。我国女子排球职业赛事的发展可以借鉴其发展经验,充分认识职业体育赛事发展的曲折性,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赛事并重视创新与突破。
2024年09期 v.47 98-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504 ] - 李经展;王琪;
县域学校体育协同治理是推动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治理的关键环节。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以“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为理论基础,对县域学校体育协同治理情景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县域学校体育三角循环协同治理分析框架,概念化提炼了县域学校体育协同治理经验。研究认为:“物理”因素是开展县域学校体育协同治理工作的前提条件,目前存在县域城乡优质资源供给紧张与失调问题;“事理”因素作为县域学校体育协同治理的具体方法,现正受制于县域城乡学校体育基本治理制度匮乏、民主协同参与氛围薄弱、治理工具适应性欠缺等方面;“人理”因素鉴于传统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卡里斯玛权威等影响,它表现在人际间的利益博弈行为、非正式关系的侵扰、自由裁量治理行为等层面,造成了长期弱化式的县域学校体育协同治理关系。据此,研究提出应循序植入“共治、共享、共生、共发展”的县域学校体育协同治理理念,以精细化平衡县域学校体育协同治理“物理”资源配置,以可持续化塑造县域学校体育“人理”治理关系,以多元化共建县域学校体育良性“事理”治理结构,进而构建县域学校体育物理-事理-人理协同治理共同体。
2024年09期 v.47 10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502 ] - 崔琪;李伟平;陈彦;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体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亟需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统计工作的现代化改革。通过分析和总结我国体育事业统计调查制度的历史资料及相关文献,全面回顾了体育统计工作的演进、体育统计数据收集方法与手段变化和实施体育统计调查制度的政策与标准支撑。同时,从服务体育新质生产力、体育统计实践发展和体育数据要素市场建设3个维度探讨了体育事业统计工作优化的重要意义,提出体育事业统计工作优化需遵循数尽其用、统一归口和数字化导向原则。还深入剖析了现阶段统计指标体系的不完善、“数字底座”建设相对滞后、统计制度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基层统计能力未能适应新时代要求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完善体育事业统计分类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推动体育事业统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的体育事业统计管理与运行机制,推进基层体育事业统计能力建设4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2024年09期 v.47 12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378 ]